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蘋果涼伴珊瑚草


手工墨西哥捲餅

來源:https://caroleasylife.blogspot.com/2014/10/blog-post_33.html?m=1



|墾丁的16家素食店

 |2019版
( 不含葷素店 ) 
      
〔 心花素食館 (越式) 〕
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28號
☎️ 0986-995-583
🕚 11:00–21:00 (週二休)
FB| 心花素食館(越式)
      
〔 早 點 之 家 〕
恆春鎮恆南路146號
🕚 05:30~賣完為止(約9點)
☎️ 08-223-1617
      
〔 素 食 林 〕
恆春鎮中山路155號
🕚 06:30~12:00
☎️ 0930 695 025
   0989 097 353
      
〔 鼎上素食館 〕
恆春鎮曉南路3號
🕚 11:00~20:00
☎️ 08-889-6566
      
〔 膳 芝 坊 〕
恆春鎮中正路237號
🕚 10:30-13:30, 17:00-19:00
☎️ 08-888-0629
      
〔 方圓精萃素食館 〕
恆春鎮恆公路716-1號
🕚 11:00-15:00, 17:00-21:00
☎️ 08-889-7929
      
〔 味 珍 素 食 〕
恆春鎮恆南路167號
🕚 11:00-14:00, 17:00-19:30
☎️ 08-888-1372
      
〔 上霖全素早點 〕
恆春鎮恆南路219-1號
🕚 06:00~11:00
☎️ 08-888-3661
      
〔 阿 鴻 素 食 麵 〕
恆春鎮省北路92號 (近外環道路口)
🕚 11:00~20:00
☎️ 08-889-8228
FB| 阿鴻素食Vegetarian restaurant
      
〔 有 味 素 食 〕
恆春鎮中正路225號
🕚 06:00~14:00
☎️ 08-889-8228, 0921289288
      
〔 五 度 素 食 〕
恆春鎮恆南路51號
🕚 10:30-19:00
☎️ 08-223-1617
      
〔 恆 春 素 食 麵 〕
恆春鎮恆南路55之1號
🕚 09:00~17:00
☎️ 08-889-3695
      
〔 阿潭姨素食麵 〕
恆春鎮曉南路21號
🕚 11:00-14:00, 17:00-20:30 
   ( 週五店休 )
☎️ 08-889-3303
      
〔 人和健康素食館 〕
恆春鎮恆南路232號 (南門圓環旁)
🕚 10:00-14:00, 16:30-20:00
☎️ 08-889-2131
      
〔如是我聞〕韓式海苔飯捲
恆春鎮西門路139號
☎️ 08-0911-600-283
🕚 06:00-20:00
      
〔 恆。好 〕
恆春鎮東門路巷11弄2號
🕚 11:00~20:00
☎️ 08-889-5626
FB: 恆。好
      
恆春鎮在墾丁風景區內,而墾丁風景區涵蓋南台灣的區域大於恆春。所以我們搜尋「墾丁的素食店」,最近的就是在恆春鎮。

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台灣素食

台北
@




台南

@杏福丸-全素張於燒


日本素食

大阪的Shama印度素食餐廳

自製麵條

來源:https://www.fe-amart.com.tw/index.php/life-style/taste-food/life-other/handmade-noodle



美的境界

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zH741d7N3Q

余秋雨作品-- 
炊煙起了, 我在門口等你。
人生中出現的一切,
都無法全部擁有,
只能經歷。
深知這一點的人,
就會懂得,
無所謂失去,
而只是經過而已,
亦無所謂失敗,
而只是經驗而已。
用一顆瀏覽的心,
去看待人生,
一切的得與失,
隱與顯,
都是風景與風情。



介紹眩暈

來源:

小腦萎縮症

  Sca ,台大有基因檢測
@挟菜、扣扣子、穿襪子這些日常小動作困擾不已
@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,為保持平衡、兩腿微張,走路狀似企鵝,因此病友又自稱「企鵝家族」。
@初期走路不穩、講話不清楚、手眼不協調、容易嗆到,中期需靠助行器或輪椅代步、吞嚥困難,後期長期臥床、裝鼻胃管尿管、失去語言、吞嚥能力,需人24小時照顧。
@1) 身體自然站立、雙腳併攏、雙眼閉目,這樣的動作是否會身體不穩。
2) 找一條直線,腳跟挨腳尖向前行走,觀察動作是否平順。
3) 單腳站立,然後閉目,看是否平穩。(因為視覺能補償部分小腦受損時所失去的平衡感)。
4) 找一位友人一起測試,伸出手及食指,先以右手食指摸自己的鼻子,再摸友人的手指指頭,對方可移動食指,或加快動作速度,測試是否能準確的摸到。

小兒按摩

以下內容來源:
https://kknews.cc/zh-tw/health/jm96m3l.html

內容均以左手為例講述。

1.天河水

位置:前臂掌側正中,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呈一直線。

作用:瀉心火,安神,除煩,利尿,化熱痰,退心火引起的發熱等。此穴性涼,虛寒證者忌用。

手法:向心推,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~10分鐘。

2.總筋穴

位置:掌後腕橫紋中點處。

作用:清心火,除心煩,消口瘡,降血壓,鎮靜安眠。此穴性涼,虛寒忌用。

手法:順時針揉或左右揉3~5分鐘。

3.小天心穴

位置:手掌面大、小魚際交接處的凹陷中。

作用:通全身經絡,清心火,發汗祛邪,安神,止驚,促進睡眠等。

手法:順時針揉3~10分鐘。

 
4.陰陽穴

位置:手掌根部,從小天心穴開始向兩側分推,為陰陽穴。只推向靠拇指大魚際側的為陽穴,只推向靠小指小魚際側的為陰穴。

作用:平衡陰陽,消積食,化痰,幫助消化等。分推陽穴適用於體內「寒大」者;分推陰穴適用於體內「火大」者。

手法:分推陰陽,用雙手拇指指腹自小天心穴向兩側分推,操作2~5分鐘。①分推陽穴:從小天心穴開始向大魚際分推2~5分鐘。②分推陰穴:從小天心穴開始向小魚際分推2~5分鐘。

5.新板門穴

位置:在大魚際手掌與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際處。

作用:清脾胃熱,調理氣滯,化積食,止胃熱引起的吐瀉和發熱等。

手法:來回推(清法)5~10分鐘,用於有些胃火,但胃火不是很大者;離心推(瀉法)5~15分鐘,用於胃熱或胃氣上逆者。

6.脾土穴

位置:在拇指橈側緣,赤白肉際處。

作用:增脾陽,化脾濕,散脾寒,增進食慾,化寒痰,退寒邪引起的發熱,止寒咳、寒喘。脾土是個熱性的穴位,體內有熱者忌用。

手法:拇指彎曲,向心推,由拇指尖推向拇指根,為補法。脾陽虛時,用補法3~10分鐘。

7.內八卦穴

位置:在手掌面,以手心為圓心,以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2/3處為半徑作圓周,八卦即在此圓圈上,分別是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離、坤、兌八個卦區。

作用:逆運左手內八卦可降氣,消導,化痰,止咳,平喘;順運左手內八卦可提氣,用於陽氣不足、食慾亢進、氣陷而致臟腑下垂等。

手法:做圓形運法。①順運左手內八卦:由乾卦起,順時針方向連續運轉,最後停止在兌卦,操作2~10分鐘。②逆運左手內八卦:由兌卦起,逆時針方向連續運轉,最後停止在乾卦,操作2~20分鐘。

8.新四橫紋穴

位置:手掌面,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的指根部橫紋處。

作用:通氣,化積食,消腹脹,清脾胃之熱,促進食慾等。

手法:推法。用拇指指腹上下來回推,推的順序是食指-中指-無名指-小指。

9.新小橫紋穴

位置:手掌面,第5掌骨和第5指骨關節間的縫隙處。

作用:通肺氣,化痰,退熱,消腹脹,疏肝鬱等。

手法:順時針揉或左右揉5~10分鐘。

10.腎水穴

位置:整個小指掌面。

作用:補肝明目,補腎益腦,止腎虛喘。與熱性穴位搭配可補腎陽,與清熱穴位搭配可補腎陰。沒事不要過度補腎水,否則會引起脾胃消化不良。

手法:向心推(由小指尖推到小指根)5~20分鐘,腎水只能補不能瀉。

11.新腎頂穴

位置:小指末節的整個指腹。

作用:止汗,消水腫或囊腫,收斂元氣。

手法:順時針揉2~10分鐘。

12.肺金穴

位置:整個無名指掌面。

作用:清肺熱,利咽止咳,降氣化痰,通便。

手法:來回推(清法)3~10分鐘,用於有些肺火,但肺火不是很大者;離心推(瀉法)3 ~ 1 0分鐘,用於肺火旺者;向心推(補法)3~10分鐘,用於肺氣虛、肺寒者。

13.上三關穴

位置:前臂橈側,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。

作用:補陽氣,活血化瘀,散寒氣,發汗,退熱(寒邪引起)。此穴性熱,體內有火者忌用。

手法:向心推2~10分鐘。

14.大腸穴

位置:食指橈側緣,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線。

作用:止瀉,清大腸熱。

手法:來回推(清法)3 ~ 1 5 分鐘, 用於有些腸熱,但腸熱不是很明顯者;離心推( 瀉法) 3 ~ 1 5 分鐘,用於腸熱很明顯者。

15.小腸穴

位置:小指尺側緣,自小指尖到小指根呈一直線。

作用:止腹瀉,利尿,去心火。

手法:離心推,即用拇指、食指或中指指腹,由小指根推向小指尖5~15分鐘。

16.下六腑穴

位置:前臂尺側,從肘橫紋至腕橫紋呈一直線。

作用:涼血,止血,解毒,退實火引起的發熱,消炎,消腫,化熱痰等。此穴性寒,虛寒證者忌用。

手法:離心推3~10分鐘。

17.一窩風穴

位置: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處。

作用:發汗退熱,祛外邪。

手法:左右揉3~10分鐘。

18.新陽池穴

位置:在前臂背面,一窩風穴上1寸多,橈骨和尺骨相交的凹陷中。簡易取穴法:用中指的中間指節從手腕關節正中向小臂背面量起,新陽池穴距離一窩風穴正好是中指的中間指節的長度。

作用:利水腫,清腦,止頭暈、頭痛,降顱內壓,降血壓,通便。

手法:順時針揉2~10分鐘。

19.外勞宮穴

位置:手背中,與內勞宮相對,手背第3掌骨的1/2處。

作用:補陽氣,止腹痛或關節寒痛,收斂陰水。此穴性熱,體內有火者忌用。

手法:順時針揉3~10分鐘。

20.二人上馬穴

位置:手背無名指、小指掌指關節間的凹陷中。

作用:利尿,利濕,補腎陰,能把「火」往下引。與熱性的穴位搭配,可以補陽利尿;與涼性的穴位搭配,可以清熱利尿。

手法:順時針揉或上下揉3~15分鐘。

21.二扇門穴

位置:手背中指根本節(中指掌指關節前方)兩側的凹陷處。

作用:發汗,退熱,止喘。

手法:上下揉,即用食指、中指指腹按住穴位,上下揉動2~10分鐘。發熱的同時伴有汗多者,此穴不宜用。

22.合谷穴

位置: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間,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簡易取穴法:將拇指和食指併攏,骨縫處的肌肉最高點處即是該穴。

作用:降肺胃之氣,清咽,止喉痛、牙痛, 止嘔吐, 增進食慾, 清腸熱,通便。

手法:順時針揉或上下揉2~10分鐘。

23.腎紋穴

位置:手掌面,小指第2指間關節橫紋處。

作用:清心熱﹑肝熱,明目,消除眼睛紅腫、熱痛、乾澀,化熱瘀,止眼出血、鼻出血,退高熱,可用於真熱假寒證。

手法:順時針揉或左右揉5~10分鐘。

24.精寧穴

位置:在手背,第4、5掌骨歧縫間。

作用:化熱痰,活血,破血,散瘀結,用於眼睛出血﹑紅腫疼痛﹑胬肉﹑白內障等症。

手法:按住穴位,上下揉2~10分鐘。

薑汁紅燒素香滿-馬鈴薯.山藥.海苔製




參耆山藥香菇湯




素燥




酥脆皮餅皮




2019年11月9日 星期六

蕃茄糖醋豆包

以下來源:https://icook.tw/recipes/267527 調好糖醋茄汁醬備用 糖3+醋2+淡醬油2+番茄醬2+水2大匙 豆包3片,用油煎香。 紅黃甜椒,杏鮑菇,切丁,油炒。

走錯路